正燕国国都廉颇已经打到过一次,道路熟得很。
乐乘却觉得,与其主动两面开战,反倒不如趁着秦国新王年幼继位、主少国疑的机会,兵发晋阳夺取自长平之战以来丢失的土地。
两人争论不休,差点儿打起来。
最后还是太子赵偃的建议成了决定朝局的砝码。赵偃就是娶了娼妇公车私用的赵悼襄王,他被郭开说动,来劝赵孝成王联齐伐燕。
赵偃的论点很简单:燕国反复无常决不可信,灭掉燕国不仅能够拓地千里,还能够得到大量人力物力,解放一大批精锐的边防军,到时候没有了后顾之忧,方才能集中全力跟秦国一战。
于是,因为燕丹的死,竟然莫名其妙的促成了齐赵联合伐燕。
魏国方面,秦庄襄王死之前和吕不韦定下的计策成功实施。
秦国找到了一个身居高位的晋鄙门客魏庸,由他成功向魏王献上了谗言。
晋鄙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时,为了夺军权杀的魏国大将,死的挺冤的一个人。
魏庸说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复为将,诸侯皆属,天下徒闻信陵君而不闻魏王矣。”
秦国又数使人贺信陵君:“得为魏王未也?”
三人成虎,魏王天天听到信陵君的坏话,不能不信,就让魏庸代替信陵君将兵。
信陵君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以酒色自娱。
但就算如此,秦国也仍旧没有打算放过信陵君,打听到信陵君以酒色自娱后,便决定派出女间谍潜伏到信陵君身边,等窃取到《魏公子》后,再杀了他以绝后患。
《魏公子》是信陵君所著的兵书,与《李子》《吴子》有渊源,能够最大限度发挥魏武卒的威力,又结合了魏国立国的“魏舒五阵”军阵,实力十分强大。
魏舒是魏氏乃至魏国的奠基人,魏舒方阵开创了由车战到步兵军团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