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是,这些军队却不可能全部抽调过来打虞国啊。
楚国真正的死仇和心腹大患还是秦国。
秦国的白起可是攻占了楚国的郢都,这可比大虞的仇恨要高多了,而且秦国虎狼之心,不能不防,在与秦国的边境放上十万精锐、五十万主力,不过分吧?
北边的魏国紧邻陈都,且几年前为了救燕国,楚国刚刚摆了魏国、韩国、齐国一道,致使三国伐燕的图谋落空,三国可是恨死了楚国,所以这里放上十五万精锐,七十万主力,不过分吧?
跟齐国的边境不稳,齐国也记恨之前楚国破坏他们伐燕的仇恨,时不时的捣乱;且有鲁国余孽作祟,放上七万精锐、四十万主力,不过分吧?
剩下八万大部分是各个封君的私卒,少部分是楚国镇守内陆地区和防范百越的精锐,不过如今防范百越的精锐基本无了。
地盘儿太大,树敌太多,楚国也很无奈。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战国群雄的骚操作了,战国七雄中的每一个的终极目标似乎都是跟其他六国为敌。
像是楚国,国都都被人家秦国占领了,结果呢?
不想着怎么收复旧都,却为了救跟秦国交好的燕国,出兵跟齐国、魏国、韩国为敌,这就直接导致了楚国的各个边境都是敌人!
西北有秦国,北边有齐、韩、魏,东南还有一个百越,当然,百越基本上没有什么威胁就是了。
正是因为敌人太多,兵力多少有些吃紧,之前想要平定江东战争代行者的叛乱的时候,楚王和春申君才最终决定以景行为主。
大批调动王卒和正军,很容易就被各国探子察觉,引起邻国紧张,也有可能对叛乱的战争代行者打草惊蛇,但如果只是调动一方的私卒和少量正军,却不会吸引那么多的目光。
在楚王和春申君看来,景氏一族私卒多而精锐,配合江东正军,和周边的县卒,在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