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部落。
鞑靼骑兵骁勇厉害,丝毫不弱于柔然蛮子。高车族暗中联合了三个部落,也只和鞑靼部落打了个平手。双方各自损伤惨重。
女帝陛下说到做到,一直冷眼旁观,并不插手草原纷争。
最多就是在高车族败退的时候,赏赐十余辆马车的药材,顺便再赏些粮食之类。
原本观望的小部落,迅速向高车族这一边靠拢。鞑靼部落吃了不少暗亏,不甘示弱,也私下拉拢援兵。
可惜,效果不佳。女帝陛下是草原上的太阳,阳光照着高车族,众部落的心也就向着高车部落。鞑靼族使劲力气,也只拉拢了两三个,其余部落都靠向了高车那一边。
草原混战,几乎没有停歇过,一直打了大半年。
这大半年期间,边军修养生息,招募新兵,积极练兵。左大将军闲着无事,时常率领英卫营的骑兵巡查边关,时不时地带着大军在草原里晃上一圈。“偶尔”遇到草原马贼,就顺手灭之。
昭平十五年春,草原混账终于告一段落。
鞑靼部落战败,高车族惨胜。
战败的死伤了许多骑兵,胜者也没好到哪儿去,至少损失了三成以上的人口。在草原上,人口才是真正的财富。
在大梁,也是一样。有了人口,才会有城池土地,能种田缴纳税赋。
草原的其余部落,同样大伤元气。
大梁天子下圣旨,召各部落使者去边军大营签定五年内互不侵犯的和平条约。并且允诺,在边境开市,允许草原各部族和大梁交换买卖物资。粮食,盐,茶叶,铁器,棉布等等,草原部落都需要。大梁要的,是草原各部族养出的战马。牛羊反倒在其次了。
负责这一要务的,是马耀宗。
一来,马耀宗是天子心腹,精明干练。二来,马家是开马场起家的,马耀宗对管理马场十分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