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是符合空气动力学,另一方面是因为康驰造的这台银鹤,定位就是普通驾乘以及探索倾旋翼技术,因此无论是续航还是载重都相对保守,也没有多余的功能模块设计。
一旦在这里的初步测试确定大方向没问题后,康驰就打算运回去对它升级,然后适当地‘阉割’暂时无法量产,或者不想花费精通点解析的技术。
到那个时候,如果有其它需要,则完全可以基于银鹤的技术进行衍生款式的设计。
想要更强的运载能力和航程,可以进一步加大机身,装更多的电池和电机,想要更高的速度和灵活性,就再缩小机身。
这种改良对康驰来说,难度应该也不会太大。
在短暂欣赏完银鹤后,后勤人员便立即上前,开始解开固定绳索,然后操作工具缓缓地把它搬了下来,随后康驰主动上前,开始向后勤人员讲解和演示了一下银鹤的折叠操作方式。
整个折叠和舒展的过程其实非常简单智能,除了螺旋桨还需要人工协助一下,其它只要在驾驶室执行指令就行了。
看到机翼彻底展开的银鹤,蔡耀斌忍不住对从驾驶舱下来的康驰惊叹道:“不愧是康总,给你一份直20的图纸,你竟然真造出了个倾旋翼机……”
而且更夸张的是,他还仅仅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听到蔡耀斌的夸奖,康驰只是谦虚地笑道:“能不能飞起来还不知道呢。”
“康总出马,肯定没问题。”蔡耀斌吹捧了一句后,又补充道,“飞不来也没事,试飞不就是测试飞机有什么问题的嘛?别人一个月连个模型都不一定能造出来,何况你造的还是个真家伙。”
后面这句,纯属给康驰和自己提前找了个台阶。
安置好飞机后,也差不多到中午了,于是大家在解散后,便一起去食堂吃了个午饭,然后基地的后勤人员给康驰安排了个房间,蔡耀斌则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