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4%,否则根本用不上这么远的距离,含油量高的页岩层,如果开采距离太远,反倒会导致储油空间不够而需要重复开采。”
“昨晚我对原型机的五次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已经有了初步的效率结论……以此数据为依据,商业版每台设备根据油页岩4%-20%的含油量来算,每天的产油量估计在24-120吨之间,如果取平均值72来算,每年可产油2.6万吨左右。”
“当然,这是在理想状态下,如果算上设备的维护保养、采集线路不可避免的重叠等因素,每年的产量可能只有2万吨。”
“2万吨石油,约等于14.6万桶,如果按照30-90美元一桶的油价来算,它的年产值大约在438-1314万美元,折合成rmb是3066-9198万。”
“成本方面,它每产出一吨石油,主要消耗是电,平均大约是一千度,根据电价不同,费用会在425-1025元之间,这个数字随着后续电池的衰退,可能会有所上升,这里就先不作计算。”
“然后就是以液氢为主,o、al2o3为辅的催化剂,以及少量的水,这方面的费用加起来不会超过200元。”
“也就是说,除了设备和人力成本,它的产油成本是每吨625-1225元,折合成美元是每吨89-175!”
听到这个数字,在场的所有人顿时都呼吸急促了起来……
注意,
康驰说的这个单位是吨,而不是桶!
一桶油是0.137吨左右,
这么算下来的话,每桶油的开采成本,只有12.2-24美元!
而以国家对石油战略的重视程度,还不得给个最低电价?
“一台采油虫的造价是多少?!”
能源局的领导压抑着心里的激动,率先问出了问题的关键。
因为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