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弹头的位置,这里是我们这款反舰导弹的制导系统部分。”
“我们的这款导弹使用了末端雷达制导系统,这个方面我由衷的感谢多个兄弟单位,他们给予了我们很多很多的帮助,才让我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套系统的研发,并且安装在我们的导弹上。”
现如今,国内在反舰导弹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就是“6”字头的导弹,一个就是“8”字头的导弹,其中“6”字头的导弹,最先也是用于出口的,也被称之为国内版本的“冥河”导弹,这是一款苏联研发的舰对舰导弹,造型较粗圆滚,所以也被称之为蚕式导弹,不过最初仿制的型号在国内被称之为“海鹰”,也就是海鹰-2型号,出口代号c-201,再从这个型号衍生出来的空射型号,才是目前的鹰击-6型导弹,也就是鹰击-61,未来其出口的型号,也被称之为c-601反舰导弹。
在正常的历史中,无论是海鹰-2还是鹰击-6,在整个八十年代都出口过,至于出口对象就是沙漠地区的伊朗和伊拉克,伊朗购买的c-201,也就是海鹰-2型号导弹,用于港口和海岸的对海防御,至于伊拉克则是购买的c-601,也就是鹰击-6,他们是通过中间商的方式,购买的轰-6d轰炸机,搭配的鹰击-6导弹。
不过,这些交易都得靠后,因为不管是这一次还是曾经的时空,今年就是84年,轰六d才堪堪完成了第一次测试,而鹰击-6也才刚刚进行了测试,距离大规模生产还需要一些时间。
在曾经的时空中,出售的时间为86年,而在两年之后,也就是伊拉克和伊朗的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也就是88年的时候,伊拉克用轰六d挂着鹰击-6干了一票大的,直接把蚕式导弹这个名字给打火了,甚至在海外,远远超过c-601这个代号,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奠定了国内导弹出口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