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自己不是优秀到某种程度,可以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越级打怪的话,你的一些想法,很难被课题组采纳。
没有被采纳的情况下,你就只能融入其他人的课题里,成为“帮工”!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哪怕是兰天罗和揭翰这样的优秀人才,如今在方子业这里,也只能是回避开方子业做一些小课题。
在大课题的方向选择上,他们根本拼不过方子业。
如果现在,方子业的学生胡青元很有自己的想法,但他把想法说出来后,方子业也会大概率地评估他的思路不如做好已有的课题。
这样融入课题组里,得到的成果回报,肯定比胡青元自己去单打独斗要更高。
以前的宋毅和现在的胡青元,都是处于同一生态位。
“其实我现在也很迷茫。”宋毅摇头,语气踌躇。
“一开始,我倒是挺有信心的,觉得自己该做一些自己的东西。”
“但我的师兄们,我的老师们都说,我自己想要做的课题,意义并不是很大,投进去的时间与精力成本与结果产出不成正比。”
“与其得到一些质量不太高的突破,不如就先老老实实地在团队里帮忙。”
“越是融入课题组后,我也同意这样的看法。”
“先融入团队后,得到的工作量和产出量效率是真的比我自己去瞎琢磨要高得多……”
“可要是如此的话,我以前选择回汉市这一步就显得废了。”
宋毅并没有高傲地说明自己当年的“野心”,只是非常平静地在回顾往事。
其实仔细想就想得明白,宋毅与自己的学生田垚不同。
田垚是留不了院读博士的,但宋毅不一样,他的科研产出够,而且可以通过中南医院和同济医院创伤外科的博士‘专业操作’特殊考核。
这样的能力,如果在京都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