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进来这么久了,和我一批住院的病友们都开始陆陆续续出院了,我这手术都还没有个准信儿。”
“说心里不着急是不可能的。”
“天天都没什么事情做。”他拍了拍自己的废腿叹气。
有时候,他都想过更加极端的截肢,然后上一个人工智能的义肢,让自己重新站起来,享受行走的乐趣。
“大哥,您的心情我能理解。”
“不过慢工出细活,虽然你们愿意相信我,让我们一起拼一把,可也不能乱拼,为了把手术做完而做完。”
方子业说:“我心里的压力其实比你们更大一些,你这个情况,目前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先例,一切都得重新推定。”
“做手术肯定不是开个刀,进到身体里面动来动去就有效果的,一些细节,基本原理等,都需要摸清楚之后,才能够在手术过程中有迹可循。”
“你们看起来,我们天天好像没把你们当一回事儿,其实我们私下里都已经聊过好多次了。”
“真的不能急。”
“其实我的门诊啊,像你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但我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收第二个,就是想要把这个手术彻底摸透。”
“争取达到,就算你是第一个手术患者,也能够争一个更好的预后!~”
“虽然不能保证,以后你的手术质量是最好的,可咱们争取不要后悔对不对啊?”
方子业的言辞恳切。
新病种刚启航时,病人的信任,是主刀医生敢操作的底气之一。
“那就辛苦方教授您了,有个信息就好,我也不那么着急。”
“打扰你了啊,方教授。”中年依旧陪笑,收敛了自己的‘奢望’!
当一个中年,困郁于瘫痪这个功能性疾病,求诊无门时,方子业愿意把他收治住院,其实就是给他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