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太过于仓促了,毕竟你的随访数据,只是几个月的。并不能见远期预后。”
“马俊院士的课题,可是非常完整地记载了随访数年的结果。”
“二十多年的磨剑,就被你不到一年的临床课题给覆盖了,总是心里有些不舒服的。”
“再则,马俊院士的团队,都与编辑部沟通大小修了多次,突然反馈个这样的结果,是个人都会觉得不舒服的……”
文章投稿给编辑部后,如果编辑部觉得质量可以,但是有一些漏洞,会让你返修。
而且还分成了大小修等多种层次。
一般,业内默认的规矩就是,小修都有很大机会,大修后的机会看情况。
方子业闻言,内心一动,问道:“裘老师,也就是说caa真的愿意收临床试验这种类型的文章了?”
caa是国外的期刊。
只是期刊与国际无关,它只是学术成果的载体,目前而言,在这方面还没有特别凌乱。
它只是一个客观的载体,一定程度代表着一种程度的学术水平。
方子业目前的邮箱里,没有编辑部的回复,方子业以为编辑部才开始审稿,没想到从裘正华这里得到了偏门的消息。
方子业不清楚院士这个层级的大佬们能不能接触到编辑部投稿的稿件,并且还相互交流。
方子业的邮箱里虽然也有很多审稿邀请,但方子业一直都比较忙,目前并没有空去打理这种事。
你都没同意成为审稿专家,编辑部当然不会和你商量类似的事情。
可裘正华、马俊院士等人,肯定都是知名杂志的专家评审。
“我们现在是就事论事,你别从我这里打听其他的消息。”
“别人虎口夺食,好歹会打个圆场,你这算是硬抢了。”裘正华轻笑道。
方子业说:“裘老师,提前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