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展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董老师做专业做得踏实,为人更是高尚,品行端庄,是我们的好老师!”
“只可惜我们中南医院福缘比较薄,没有能把董老师留住。”
杜新展的措辞讲究,恰到好处。
一个老人,为了救人下江溺亡,这种人,不管放在什么局面,都是值得尊敬的。
董耀辉是邓勇的老师,他此刻也双目微红道:“我师父的确走得比较突然,本想着他能颐养天年,我还能多拜访几次的。”
“只是没想到,自他退休之后,我只去看了他一次,便再也没机会了。”
“现在就只能靠着单打独斗,以后还多希望林教授还有郑教授多多照拂。”
邓勇是很聪明的,林辕只是为了找一个话茬,但这个话题太过于沉重,如果一直深陷其中,便很难拔出来。
他必须要作为扭矩,将话题抽出。
郑海东道:“邓教授,董老教授虽然已经仙逝,但他的孙儿辈可也不得了啊?”
“更何况,董老教授之前的很多理念和想法,都长存于世。”
“我到现在,都不得不佩服董老教授的远见,竟然能在十几年前,就想到人工智能与义肢结合,产出人工智能假肢。”
“这样的思维,常人难及!~”
作为创伤外科和骨科的人,最近不可能不知道人工智能义肢课题,而在这个课题中,出现了多年课题都不曾出现过的画面。
那就是课题主要承接人,有姓名(已故)称号。
方子业虽然把课题交给了同济医院,但是在课题贡献里面,非常详细地标注了每个人的贡献,董耀辉老教授的思维开创以及一些心得积累,占着不可忽略的贡献度。
人工智能假肢,肯定是未来数十年骨科领域内极端患者功能康复的主要承载方向。
即便是有毁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