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瘢痕组织揪扯一片,但那一只‘观感’不佳的脚,并非是没了,而是实实在在地续接在了白皙的小腿下方。
而且图片的内容是下肢悬空状,这代表,患者经历了手术后,患肢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还恢复了一定程度的主动运动。
与图片带给人视野的冲击相随的是方子业的配音,字字句句均不紧不慢地通过话筒扩散在会场里:“经过我们团队接近六个小时的努力,这一例‘标准化的下肢毁损伤’,最终成功的以保肢术告一段落。”
“然而这并未结束,在第一张图片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患者有大段的胫前神经的损伤。”
方子业用激光笔示意了一下胫前神经残端在画面中的距离:“至少有八厘米左右的缺损,这显然不能一期进行缝合处理。”
“各位老师同样可以看到,这些软组织经历了清创之后,所有肌肉的表层都存在着新鲜的切面,在神经受损,局部的运动功能缺失的情况下,足踝部的肌肉粘连是必然存在的。”
“我们接下来看两组功能查体视频。”
方子业再翻动了下一个ppt,小标题很朴素,就名为“静与动”。
然则,第一个没有去声音的小视频,就是言初足踝部主动和被动功能的查体。
“没有感觉?没有。”
视频中有一个白大褂用针尖扎了一下言初的足底:“不痛?”
“不痛。”小女孩的声音传来。
“被动活动明显受限,足踝部以下肌肉粘连性僵化。”
方子业并未解释,而是点开了第二个视频,视频开幕是同样的一只脚,只是另一侧的形态会稍微饱满圆滑一点。
视频开幕依然是白大褂戳脚底板:“有感觉吗?”
小女孩的脚缩了一下:“像一只小蚊子咬了一下。”
“动一动。跖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