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计数完后,方子业并未把样品带回,而是在那边,就直接封闭丢进了生物垃圾袋里。
但知道了浓度之后,方子业的操作就开始了。
稀释样品,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把1ml的样品,加入99ml的水,然后就稀释了一百倍,而如果是把1ml的样品,加入到999ml的液体里面,就是稀释了一千倍。
而在进行浓度梯度的实验时,就需要重复操作这么一次,一般每次是稀释10倍数。
按照正常的操作,其实只需要提前把液体量配好。9ml、99ml、999ml。
然后再加入1ml的细胞悬浮液进去,然后分别配匀后,再抽取9ml+1ml中的1ml,转移到99ml中即可。
最多就是换几个移液枪头的事情。
但今天的方子业,却不是这么操作的。
他是把移液器,调到了200ul后,再直接往下面挤出来1ul、10ul以及100ul的量,到培养皿中。
没有调节刻度,也没有更换移液器。
这种操作,绝对是袁见打的操作。
毕竟啊,这相当于是盲操了啊,你要在200ul的移液器下,非定量地挤出来1ul的液体量,这不是扯犊子么?
可方子业还就是这么做的。
自然,这些稍微细节性的问题,旁边正在操作的刘师兄和洛听竹二人,都没看到,就看到方子业的移液器枪头都没有更换,就这么如同小鸡啄米一般地点点点,点点点。
点了有一阵后,方子业再把不同的样品,都分别再加了999、990、900ul等位基数的纯粹培养基液体。
然后才再增加几根试管,重新用最标准化的操作,继续稀释细胞浓度。
这一次,方子业是为了寻找最佳操作的细胞浓度数量级,最后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浓度进行试验。
毕竟,目前方子业在做的这个mirna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