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见到上使,才发现朝廷早已经外强中干……派往各地的使臣,连个仪仗都组不起来,坐骑甚至还要向地方郡守索取。
这样的朝廷,还有什么盼头啊?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到了公孙度的耳中:
“骑的居然是公孙伯圭的马?这也太有损国体了吧?宰几只羊,晚上我要请上使吃羊肉。”
到底是扮猪吃虎还是外强中干,吃顿饭就能看出来。
公孙康问道:
“父亲,若这位上使寒酸潦倒,不如直接将他擒下来,砍了祭旗吧,正好安抚一下前来投奔的乌桓人。”
公孙度看了儿子一眼,语重心长的说道:
“康儿,凡事多动动脑子,杀了此人,反而会让朝廷落了面皮,以至于诸侯敌视,朝廷记恨……他越是寒酸,就越要款待;越是潦倒,就越要赠送厚礼,这样他回去后,才会多多宣传辽东之美德,弱化诸侯和朝廷的敌视。”
公孙康没想到还能这么操作,试探着问道:
“若此人内有丘壑,该当如何?”
公孙度说道:
“那便杀了,派人去蓟县报信,就说上使染病,死在了辽东……越有本事的人,头脑越清醒,我们拉拢不了,不如直接杀死。”
公孙度今年五十多了,既在朝廷中当过尚书郎,同时还担任过冀州刺史,阅历比较丰富,政治头脑也比较灵活。
相对来说,自小在辽东长大的公孙康就差点意思,他没去过中原,没感受过大汉版图的辽阔,对事情的思考也有着边关人的耿直和单纯。
趁着这个机会,公孙度打算多提点这位接班人几句,免得日后接手辽东基业一筹莫展。
晚上,公孙度煮了一大锅羊肉,宴请宋宪。
宋宪穿着打了补丁的官袍,见到肉顿时两眼放光,不过他还是端着架子,一边表示大灾之年过分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