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半,高铁抵达了京城西站。
李裕提着行李下车,本打算体验一下地铁,没想到刚走出闸机,就见到了周若海。
周若海是二伯周秉良的儿子,学美术出身,在三里屯附近开了家需要倒贴钱的咖啡厅。
“李裕,欢迎来京城,昨天桐桐就让我来接你,九点那会儿还给我打了电话,生怕没起来错过你的高铁车次,你说我好歹也三十岁的青少年了,怎么可能忘记这么重要的事情呢……来来来,行李我拿着……嚯,啥东西这么沉啊?”
周若海没有一般艺术生的木讷和孤僻,笑呵呵的很有京城人那种乐观和幽默劲儿。
李裕说道:
“给罗总带了一些殷墟出品的艺术品,说白了就是官方仿制的青铜器,适合摆在家里的那种。”
周若海拎着行李说道:
“了解,去年夏天我和老大去殷州看桐桐,在殷墟转了一圈,根据老大那浅薄的历史知识来看,展柜里摆的,跟纪念品商店里卖的,都是一模一样的品质……整个殷墟博物馆,真文物寥寥无几,大多都是仿品。”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
“过去我总想学《疯狂的石头》,弄个假文物偷偷把真文物换掉,后来了解多了才发现,展柜里的东西也不一定真,这玩意儿就是看个热闹,想要瞅那些稀罕物件儿,得跟着专家去看那些不公开的。”
虽然周若海没有学历史和考古专业,但毕竟耳濡目染,对圈子里很多规则都比较清楚。
李裕跟着他向停车场的方向走去:
“殷墟那边真家伙少,一来是担心光照和氧化对文物造成伤害,二来是上级博物馆借走的文物太多,到现在都没有归还的意思。”
国博就不说了,名声在外,很多省份的镇馆之宝都被国博强行借走,孤零零的扔在展柜的一角,或者干脆跟一堆文物摆在一起,完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