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再去成都一趟,勒令刘焉放人,并亲自来长安请罪。
趁着吕布还没回来,就多麻痹一下对方。
另外先礼后兵,也符合出征的礼仪,哪怕换成刘氏大宗正过来,也挑不出理儿。
确定完这件事,该对张松赏赐了。
正常来讲,张松的功劳封个关内侯是没问题的。
但刘氏老祖有令,非战功不得封侯,而且现在还不是宣战状态,给张松封侯,容易引起百官误会。
刘协想了想,封张松为议郎,辅佐蔡邕。
马日磾也按照约定好的流程,出列先夸了张松一通,然后表示自己一身学问还没衣钵传人,想收张松为徒,希望陛下恩典。
进入大殿之前,张松衣衫褴褛形如乞丐,而现在摇身一变,不仅成了尚书台的议郎,还成了马日磾的关门弟子。
别看议郎的官儿不大,秩比四百石左右,但因为是直接向陛下和尚书献言献策之人,经常一句话就能决定一群人的生死,一直以来,都是朝臣巴结的对象。
张松跪下来,认真拜谢了刘协,又磕头行礼,拜马日磾为师。
不过这只是走个形式,真正拜师还得挑个黄道吉日,找一堆大儒过来见证,再广发帖子宣告此事。
从宫里出来,一直回到驿馆,张松的脑袋始终都是嗡嗡的。
他从没想到,自己会有这番境地。
吃完了蜀道的苦,接下来就该功成名就,一飞冲天啦!
房间里,已经挂了几套新衣服,张松认真看了一遍,最终选择了一套低调的麻衣。
昨晚面见贾诩时,这位大汉掌舵人提醒了一句,越是得势的时候,越要低调,张松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并奉为圭臬。
刚把衣服换好,有人敲门。
张松开门,发现门口站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拱手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