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这边招流民,他二话不说带着家人过来,然后就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接触到了现代文明。
在适应的过程中,也接触到了人人平等之类的先进理念。
听到朝廷要给自己安排太守一职,杜畿左右为难:
“我只是个车间主任,一下子成为两千石的高官,这能行吗?”
杨修笑着说道:
“上头自然有自己的考量,而且你若答应,就可以一步步给你封赏,河东之战开始,你会随军参谋军机,等战争结束,保证你的功劳足够担任太守一职。”
这是典型的萝卜坑,只要杜畿点头,一切都不是问题。
事实上,历史上的杜畿还真是一步登天的人才。
在荆州当了几年流民,后母去世,加上曹操已经平定中原,他带着后母的棺材返回了老家京兆。
那时候,好友张时已经是京兆尹了,请他当功曹。
杜畿满腹才华,这个小官当得憋屈,张时心里也不爽,给你个官儿你还嫌弃是吧?
最后杜畿干脆辞官,跑去了许都,结识了侍中耿纪,两人整日在家高谈阔论,被隔壁邻居荀文若听到了。
荀彧听了几天墙根儿,觉得这是个大才,屈尊结交,然后推荐给了曹操。
曹操立马征辟杜畿为司空司直,秩比两千石。
就这样,杜畿实现了从平民百姓到两千石高官的跨越,他的家族也从寒门再次跃升为世家。
京兆杜氏人才辈出,唐朝名相杜如晦、大诗人杜甫、杜牧都是杜畿的后人。
相对于一老本等熬资历的官员来说,这种一步跨越到高官的行为,真是让人羡慕。
杜畿分析道:
“河东郡没什么有名的世家,倒是有几大豪强家族,还有白波军和左贤王的人马盘踞,太守王邑表面是个好好先生,但一河之隔就是长安,却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