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馋嘴。”
屋里的大人同时看向年糕儿。
朱同志看了看自己办公桌,他抽屉里还放了饼干,他要不要拿出来问问年糕儿吃不吃?
年糕儿要是吃了,证明她就是馋嘴小孩。
大家为了如何起店铺的名字真是想破了脑壳,这时候门外走进来一个人,“朱领导,你看我今天带的资料还差啥?”
朱同志随口说:“肖老板,你都跑三趟了,这会儿资料再不全,我就只能去你家看着你准备资料了。”
年糕儿扭头看向那个办营业执照的人,突然说:“我知道批发铺叫啥名好了。”
赵明明跟常娥同时问:“叫啥呀?”
就连朱同志都好奇的看了年糕儿,“年糕儿想叫啥名啊?”
年糕儿说:“叫小老板批发铺。好记不?”
朱同志想了想,“老板”这两个字可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话,添个姓,可通用百搭了。
他们在外头都是这么称呼店主,这样可以避免很多直呼人名听上去不礼貌的麻烦,还能在无形中抬高对方的身份,把对方架在老板的位置,让他们配合工作。
如果添上个“小”字,“老板”两个字原本留给人年纪偏大的印象一下子就被削弱了,真正的简单通俗又容易记。
朱同志:“这个名儿挺好的!”
年糕儿顿时得意:“哼哼!”
年糕儿:叫小老板批发铺!朱同志:这个名儿起的好!年糕儿:哼哼!
赵明明和常娥:“那就叫小老板啦!”
于是,朱同志拿起笔在营业执照上写上“小老板批发铺”的名字,“那就确认这个名啦!”
朱同志写完,等墨水干的空隙随口说了句:“要是铺子做大了,知道的人也多了,还可以申请个商标注册,虽然要花点钱,但是注册之后就没人能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