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跟之前的计划不一样的是,之前俞家辉准备回到连队,在连队支个铁匠炉子。
而现在,俞家辉成了股长,是不能再回连队了,俞家辉干脆把儿子送进了场部修配厂,让他在修配厂的铁匠铺里打铁。
打铁是个力气活,不须要太多文化,正适合俞二野这样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
至于他将来会不会一直打铁,就看他自己的造化和机遇了,至少眼下让他在农场有立足之地,有一份稳定的工资养家糊口,建立自己的小家庭。
说来也巧,俞二野能这么不费力、而且顺理成章地进入修配厂,还得感谢一个人。
就是修配厂的老铁匠。
每年这段日子,是修配厂最忙碌的时候,因为秋收在即,不管是农机还是手动的镰刀之类的农具,都在全面检修,所以修配厂格外忙碌。
老铁匠偏在这时候把腰给闪了。
他本来年纪就大,将近六十岁的人了,能拎得动铁锤已经不简单,突然之间闪了腰,别说拎铁锤了,走路都费劲。
老铁匠一撂挑子,铁匠铺里的活没人干,一堆要维修的农具都快堆成山。
俞家辉虽然平时也会抽空到铁匠铺帮忙,但他现在毕竟是民兵股股长,不可能全天在铁匠铺忙活,所以铁匠铺急需一个打铁的。
俞家辉就趁这个机会,把俞二野带到铁匠铺里去了。
因为他之前就有意培养儿子打铁,平时会让儿子到铁匠铺先熟悉一下氛围,所以俞二野对铁匠铺并不陌生,跟老铁匠也不算陌生。
俞二野一进铁匠铺,连他自己也觉得,这工作简直太适合自己了!
不说如鱼得水吧,反正没有任何不适应。
围裙一穿,比铁匠还铁匠!
他在这个节骨眼上进入铁匠铺,就像一根螺丝恰好掉进孔眼里一样,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
俞家辉把儿子领进铁匠铺后,亲自教了儿子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手法,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