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就拣着粗的木棍拿,把木棍都拿出去卖了,剩下小树枝留给他们家烧。”
“可是,他们家人要是发现了咋办?”
“谁会在意这个,放心大胆地拿!”
说着话,俞大野开始抽木柴,净捡那些粗的拿。
可是这些木柴还得称重,一捆二十斤,他们哪不知道二十斤有多少,还得借个秤来称一称,不然缺斤短两的话就不太好了。
俞大野又转身出门,到了附近一户人家,跟他们家借了个秤,撒谎说是李家的人要用,人家也没怀疑,直接借给他了。
俞大野不认识秤,又特意问人家二十斤的刻度在哪。
人家告诉他,哪根线是二十斤,俞大野就用指甲盖掐着那个地方,回去和俞二野两个人,秤够了二十斤的木柴。
可是,总不能每次卖木柴的时候都去借遍秤吧,俞大野又想了个主意,他又称出了一份二十斤的木柴,留着下次做对比。
到时候只能比这一份多,不能比这份少,这样不就不用再借秤了嘛。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特意做了个试验。
凭着感觉捆出一份木柴,又找了一根竹竿子。
俞大野不懂那些物理学知识,更不懂什么杠杆原理,但是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常识还是有的。
他在竹竿子中间找了个点,把已经称好的二十斤重的柴禾挂在一边,另一份没有称过木柴挂在另一边。
两边距离一样长。
这样,哪边重,哪边就会往下坠。
哪边轻,哪边就会抬高。
一定要保证新捆出来的木柴微微往下坠一点,就能说明足秤。
把这个对比出来的木柴放在秤上称了一下,果然够二十斤。
这下好了,终于找着不用秤就能解决重量的办法了。
俞大野让老二把秤还回去,自己把这堆柴禾收拾好,故意放的凌乱一点,这样显的多一点,李家的人不在意的话,应该不会发现少了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