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成为了所谓的“耿党”。
且在短短的时间,不断的壮大。
当然,这并不是耿任甫有意为之的,而是旁人的“认为。”
举个例子,上次科举会试中榜有一位高州的士子,正好在京师做官,这人也确实有能力,凭借着真才实干,得到了耿松甫的赞赏,于是耿松甫便在一次朝会上,推举了对方。
尽管在这之后,这位高州的士子没有选择借此彻底巴结耿松甫,耿松甫为了避嫌,也没有进行拉拢。
可在外人看来,这位高州的士子,就是耿松甫的人了。
除了“耿党”外,还有所谓的“左党”,也就是依附左良伦的势力,还有“江东党”、“江南党”。
其中的“江东党”,甚至比“耿党”还要庞大,以吴衍庆、吴长林为首。
所以,丞相的废除,在一些官员士子的眼里,也认为是“耿党”的倒台。
而作为“耿党”一员的人,自然就会为耿松甫鸣不平。
认为耿松甫对陛下忠心耿耿,却遭受到了如此不公平的对待。
甚至还有违逆之言。
什么“狡兔死、走狗烹”,“鸟尽功藏”。
说陛下要开始杀功臣了。
此刻,天川城以东的耿府外,可谓是围满了人,自认“耿党”一员的他们,都想见到耿松甫,商量对策。
可耿松甫从宫中回来后,就开始闭门谢客,谁也不见。
书房中,耿松甫对于外界“看衰”自己的声音,并不在乎,而是兢兢业业处理着目前手头上的事。
他的心情很平静,对于今天的事,几天前,陛下就跟他讨论过了,并与他促膝长谈了一晚。
等到后面,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百姓给陛下提出的建议,都有通政驶司汇总,司礼监呈报陛下过目,再交给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