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院士很幽默,以前一直觉得他是特别冷酷的人。”
“我看过很多赵院士的手术视频,没想到他在生活中这么松弛。”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维碰撞。
生科院的院长舒了口气!
漫长等待,从开场的反应来看,一切都是值得的!
诺奖获得者自然有很多获得过诺奖或者有诺奖潜质的朋友!
所以赵原认识一堆与诺奖有关的高端人士。
很多专家在开讲座的时候都会进行自我介绍,显然不及赵原直接拿出波蒂略发来视频,能起到的效果。
院长的内心突然萌发一种想法!
能不能请波蒂略来医学院举办一次讲座?
又或者通过赵原聘请其他生命科学领域有关的诺奖获得者来自家学院讲课。
如果能够做到这些,赵原将可以拉近华国科研与诺奖的距离,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尽管国内很多舆论觉得诺奖排挤华人,但还是得认可绝大多数诺奖获得者对世界做出的贡献。
“直播间人数已经突破百万了!”院长助理弓着腰走到院长身边,轻声汇报。
“不错,赵院长的人气果然非同寻常。”院长严肃的表情浮现出一抹笑容。
一百万的在线直播,充分说明这个讲座是何其轰动。
当然,人气有了,归根到底还得看赵原的讲座质量,他现在比较担心赵原的讲课能力,人数越多,意味着对内容会更加严格,如果出现失误,那会适得其反。
赵原并不知道自己的这次讲座,会迎来这么多人的关注,他最近这段时间跟波蒂略交流了很多,因为天华科研最近成立了一个小组,专门研究细胞免疫领域。
波蒂略起初对赵原主动联系自己,感觉到有些奇怪,尽管两人都得的是医学奖,但彼此走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