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一切。
这其实可以换成另一句话,科学是某种等价交换。
越是高层次的科学技术,就必须要使用更高层次,更为强大的能量源。
以前地球时代就有过很多类似的笑话,像什么发射火箭必须要用高品质煤炭,最好是水洗煤什么什么的,这其实就是一种调侃与笑话。
科学的发展史,其实就是对能量的更高效使用史,同时也是发现新能源,获得能源进步的历史。
比如在找到火星上的室温超导体,从而获得稳定氢聚变反应堆前,人类最多也就是零点七级左右的文明,直到获得了稳定氢聚变反应堆,人类才算是半只脚踏入一级宇宙文明,之后还必须要将别的各种科技提升到与氢聚变反应堆这一能量源匹配的程度,人类才算是真正的一级宇宙文明。
而按照科学家们的推测,人类要跨向二级宇宙文明,也即要掌握近光速或者超光速的曲率航行技术,那么光靠氢聚变反应堆是远远不够的,说不定人类还真得建设类似戴森球一样的巨构型建筑,想办法从恒星本身收集足够能量,这才可能研究与应用得出曲率航行技术。
一句话说了,使用的能量来源与多寡,决定了文明的科学层次。
像翻转齿轮这种已经可以深入到物理规则层面的造物,如果是科学制造的器具,其消耗的能量可能连一座完整戴森球都无法供应,就在那翻转中,科学家们至少找到了七八种关于空间的,关于微观粒子性质改变的,关于宏观物理规则被改变的翻转效果,虽然波及范围不大,但是要达成这些效果,能量所需就庞大得吓人!
这么小一块齿轮造物,通过最高精度的显微镜以及各种射线扫描后,也确认其材质与内部都没有足够精细的微观结构,这就是一块看起来非常普通的,材质未知的金属齿轮罢了,那么它的能量来自何处呢?
所以科学家们完全搞不懂了,他们既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