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制冷,就不能评价冰箱吗?】
但整体来说,舆论风向是一面倒地赞美苏哲。
于是,在《华夏歌舞》的后采中,节目组挑出这些正面的评价念给苏哲听。
苏哲微笑着听完,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花费了这么多心血和汗水的原创讲义,终于没有被埋没,获得了应有的认可。
节目组问他:
“苏老师,你对网友们的评价怎么看?你认为这是顶级的音乐教材吗?”
苏哲没有故作谦虚,他有系统奖励的顶级乐理,在写教材这件事上,还真是强项。
他很自信,自己写出的讲义,在全国都算得上顶尖。
更重要的是,中国风类型是他新开创的音乐类型,全国都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持,他的教材立即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所以苏哲面对这些夸奖,当之无愧,不愿虚伪地说那些谦辞。
但他也没必要摆出老子天下第一的姿态,自然地回答道:
“音乐最重要的是听众们的喜爱,讲义最重要的是学生们的进步。我不在乎它是否顶尖,只希望更多人能收获一些成长,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中国风歌曲。”
他看着镜头,黑色的眸子里透着真诚:
“我希望你们超过我,写出更好的音乐。这才是这本讲义的意义。”
这一幕,通过网络,播放到无数歌手、爱好者和网友们眼中。
原本那些“特立独行”的言论,瞬间被冲刷得消失殆尽——
【苏哲这格局太大了,根本不在乎评论,只希望大家有收获。】
【苏哲真的热爱音乐,热爱音乐圈,这不是人设,他太让人感动了。】
【圈内也有一些热爱音乐的歌手,通过综艺、商演等,赚钱补贴做音乐的亏损,非常动人。】
【但苏哲的热爱,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