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都批评不到他身上。
——批评不敬业的流量,大家都赞同;拿他举例,却有很多人说他值得,或者说他活该赚钱(因为慈善)。
但这一次,苏哲不是作为演员,而是作为编剧,却让许志斌眼红了——
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当演员,但他真的写书!
同行的恨,才是赤果果、最直接的。
许志斌直接开炮:
【几本没有丝毫文学价值的武侠毒草,竟然值得1亿?文学圈要完!】
他的关注不少,但没有多少粉丝,这种言论一说,就被甘蔗们发现,围攻骂他。
但不得不说,许志斌的心理素质非常强悍,被围攻也不关评论,舌战群粉,举例说明苏哲写的武侠多么烂。
其中一些问题,苏哲自己都承认——
哪怕金庸修订过几次,但也存在一些逻辑问题。以《射雕》为例,一些时间线都捋不清,比如洪七公的具体年龄。
还有一些人物性格,在剧情前后也发生了变化,典型就是张无忌,小时候的机灵狡黠和长大后的迂腐圣母完全不同。
——可能因为小时候张无忌的性格,不可能退隐,让朱元璋夺取皇位。金庸又不敢改变历史,只能让张无忌变得没有野心。
所以苏哲无论是前世当读者,还是这辈子自己当作者,都承认,这几本书并非完美。
但哪有完美的作品呢?能给我们带来感动和阅读的快乐,就足够了。
还能够流传那么多年,让金庸成为全世界华人圈最出名的作家,哪怕不完美,也已经证明了其成功。
可是这些缺憾在许志斌嘴里,就成了贬低苏哲的工具,一一指出来讽刺苏哲:
【就这?也值1亿?】
【你们的文学素养太低了,看这种就满足了?】
粉丝们还不好反驳,许志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