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它是“时代的镜子”,也有人骂它“制造焦虑”。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电影成功戳中了某些人最敏感的神经。
与此同时,某人也倒了大霉,本应该拿到的荣耀全部付诸于东流。
“《寄生虫》真牛逼,哈哈,怪不得能在戛纳拿金棕榈,这样的电影才是我们想要的。”
“唉,又想哭又想笑,这可真是太难了。”
“我就说嘛,没必要去喜欢什么小鲜肉,他们又不是科学家,也不是教育家,更不是军人,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去舔,真是服了。”
尘埃落定,这件事热度很快压了下去。
只是嘛,后续影响却还在持续着。
特别是《满江红》这边,虽然用不着换角了,但一些问题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