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燕这个女人,总的来说,她的身上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特质,那就是本分,在经历了异国文化洗礼之后,又变得让人捉摸不透。
但自始至终,她的性格里,都带着几分清高。
甚至于郭燕与王启明最终分开,也是她清高性格使然。
赵保刚最开始看到郭燕这个人物的时候,本能感觉她有点儿嫌贫爱富,但是,很快这种印象就被他自己给推翻了。
郭燕如果嫌贫爱富,刚开始就不会说自己先赚钱养家,让王启明安心追求音乐梦。
后来王启明发达,大卫破产,她也不会一股脑把所有资产还给大卫,跑去做清洁工。
不是说郭燕不爱钱,她当然想逛大商场,住大房子,给女儿优渥的物质条件,但她心里除了钱,还有别的东西。
并且,赵保刚觉得郭燕和王启明的离婚是有预兆的,即便大卫没有出现,他们俩的价值观也已出现冲突。
故事开头,就能看到王启明价值观的转变,他意识到来老美追寻音乐梦已行不通,于是便剪去长发,到大街上捡家具,他要生活,更要成功。
反观郭燕,王启明在慢慢适应融入到老美“有钱就是爷”的生活,而她却没有。
她还是清高的,想要做个文艺女青年,想要个艺术家丈夫。
大卫对郭燕的追求,只能说打击了王启明的自尊心,加深了他对钱的执念,加速了他们分离。
赵保刚的媳妇儿也看了剧本,觉得郭燕这个人物很“作”,这一点,老赵同志也并不反对,“作”是一种行为模式。
行为的背后是郭燕清高,生存情感两不分的性格特点。
很难单纯的评判这种性格是好是坏,只能说这样的性格,在老辈这种资本的大环境下,在与王启明、大卫等人的交往中,引发出了“作”的结果。
但不可否认,后来宁可当清洁工也不主动联系王启明和大卫,也是这种性格带来的闪光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