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就算周晋浦想窥视他们海家人的行踪,也没什么好怕的。他们又不住在周家三房,本身也不是周晋浦能随便拿捏的身份。若他胆敢挑衅到他们家头上,海棠与海礁都不介意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就在海棠一行人到达周家三房正院的时候,海西崖也跟着连襟周世功转移到书房,开始进行一场相对轻松的谈话。
可谈话开始之后,周世功就发现,他们谈的内容实际上并不轻松。
海西崖仿佛只是在闲聊一般,简单提了提自己离开长安后的经历,很快就讲到了回到肃州、重新出仕后的事,尤其是筹备玻璃作坊期间,遇到的种种困难和考验。
他没有说出玻璃的制作配方,可除此之外,整个玻璃作坊建立与运作的经过,他都说了。
他说了大食玻璃匠人的来历,大楚学徒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语言与习俗难题;说了寻找玻璃材料的艰辛,甘肃地区与西域地区间同类材料的差异,以及反复试验哪一种材料更适用的过程有多么折腾;说了作坊本身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有火窑需要的特别材料,以及烧玻璃期间必须注意的安全问题;他还提到试制玻璃时失败了多少次,耗费了多少成本,烧成后又还要考虑产品是否符合大楚国内富人们的喜好,是否能顺利卖出去,以及如何保证产品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不会折损太多……
一座玻璃作坊在建立与运营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海西崖都基本说了。
周世功听完之后,才醒悟到自己曾经的想法是多么天真。
他以为只要有懂技术的匠人,有了烧制玻璃的配方,再招几个可信的学徒帮工,随便在庄子上建个窑,就能把玻璃制作出来了。长安城里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将玻璃器从庄上作坊运回城中,也不费什么事。不管烧出什么东西来,只要是玻璃,总能很容易卖出去,换回大笔钱财……
然而按照海西崖的说法,他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