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必定是越过越好、万事只有开头难。
但现实不支持这种错觉。
白星以为五棵松主场进入正轨,很快就会收回投入,让俱乐部的财务变得更健康,所以才敢大力扩展周边,认为那些愿意买票支持的,不介意为了心中的认同感买件队服。
但他忘了。
经常去线下的用户,多为女粉。这些人只在乎自己支持的选手,压根不待见傻傻的队服,更没有足球迷那种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他支持哪个队的心理。
说白了。
电竞文化还是不够深入人心,只是lpl的观赛数据过于好看,给了很多人错觉。
那就是商业化这块,lpl做得不错,有着比中国足球更接近职业联盟的定义。从青训选拔到赛事运营,都很尊崇市场。
~~~
藤井携青训改革之势,挑起各方兴趣。
现在,全lpl都等着官方的下一步动作,那些想入圈的新人更是达到了一种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人人皆知待遇变好的微妙状态。
过去。
很多人只是羡慕职业,但真接触后反而会打退堂鼓。一方面是来自家里的压力,不看好、不稳定,二是太难出头,工资太低,真不如去沿海打螺丝。
在魔都。
一个月五六千能干啥?只靠基础工资,不可能在大城市里活下去,连点外卖都要用券,斤斤计算,细细打算。还不如帮人打单,或者当演员吃脏钱。
一个王者。
正常代打,一个月轻轻松松三四万,这就是s8的行情。不少有天赋的路人,都会选择加入工作室,单子打到手软。
或者头铁一点,直接起个国服第一xx的标题,等着直播爆火。
跟这些途径比。
青训就有点熬人了。
~~~
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