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你还有什么事么?”
“回右相,某想辞官后读书,然后考科举。不知道现在报名,还来不来得及?”
方重勇小心翼翼的问道。
听到这话,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李林甫,都被这位已经做到四品边镇刺史的蠢萌问题,问得一脸震惊骇然!
但凡官宦之家的子弟,只怕六七岁的小儿都不会问如此无知的问题。
有渠道直接做官的不会问,没渠道直接做官的,懂事开始便已经刻苦攻读,准备一路过关斩将考进士,又怎么会连科举基本规则都不明白呢。
“你是说,你想卸任刺史官职后,再来考科举,对吧?”
李林甫若有所思,想了一会,他铺开大纸,提笔写了一封介绍信,然后折起来交给方重勇说道:
“现在报名科举,肯定来不及了,圣人寿辰后马上就要开进士科考试。
本相听闻你从前入崇文馆未成不知道何故退学,所以现在连报名资格都没有。
不过这件事也好办。
你拿着这封信去找礼部尚书,他会想办法让你入国子监。
而你进入国子监后,便直接去国子监祭酒那里去办理毕业手续,拿到参与科举的资格便好,不必节外生枝。”
这么随意的么?
看李林甫说得轻描淡写的,显然是没把科举当回事。方重勇接过这封墨迹都没干透的介绍信,心中大为震撼!
原来真正的权贵,一天就能搞定从国子监入学到毕业的全部流程,并拿到科举资格。
而普通寒门,首先要在当地学校读书,获得学校推荐参与州试。每年科举,一个州根据等级不一样,会产生2-4名生员名额,州试后被推荐参加长安等地举办的科考。
注意,这只是参加考试的资格!
而国子监毕业的人,则自动获得参加科考的资格,这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