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血开始回流,聪明的智商又回到了高地,让她意识到一个问题。
“老师,你也玩游戏啊?你之前不是说,游戏都是小孩子玩的么?”
导师的老脸一红,眼神里带上了一丝杀气:“你还想不想毕业了?”
“想!老师,我什么都不知道!”
想了想,衰神附体说道:“老师,我有一个要求,不知道可不可以?”
“说吧。”
“作者里面,可以加入在世仙人的名字么?”
导师赞许的看着衰神附体,然后笑着说道:“可以。”
在导师的引荐下,衰神附体的稿子顺利的发了。
让她意外的是,这篇用来应对毕业问题的稿子,居然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经济观察》还是头一次刊出这种以游戏经济为样本的文章,这代表了主流媒体对游戏的接纳,也意味着主流媒体对游戏的一次默许。
虽然也有人表示游戏不能作为案例使用,毕竟游戏里存在太多的主观内容,并不是对现实的完美映射。但正是这种不完美,才让学者可以从错综复杂的现实里剥离出来,通过一个单一的大环境来研究经济学中的某些问题。
而玩家们的表现让经济学者颇感兴趣,一篇篇新的文章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并且每一篇都将在世仙人的名字放在作者里,同时还在文章的末尾不忘感谢一下方城的游戏。
这种扎堆的行为,也让《园丁模拟器》以另一种方式出圈了。
【谁说玩物一定丧志?】
【这个游戏,经济学家都说好】
【不会玩游戏,你可能连毕业都不行】
……
自媒体不会管什么前因后果,他们只想吃到流量,所以起而标题一个比一个劲爆,内容一个比一个离谱,最后甚至发展成为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因为玩《园丁模拟器》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