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您知道吗……”
“他的作品放在网上时,人们不关注他的画,只是觉得……这个人好励志。”
“当莱恩的妈妈,给莱恩读出那些评论的时候,莱恩气的发抖……”
“人们不夸奖他的作品,没有意识到他对命运的抗争,人们只是感到稀奇。”
“哇,一个瞎子居然也能画画啊。”
“哇,他真的好励志啊。”
“哇,他一定很努力吧?”
“虽然他不可能超过那些真正的画家,但一个盲人做到这样,真的很不容易了……”
女孩的手语比的很快,显然女孩也为莱恩不平。
耶稣大概能够理解吧,昔日的天才,要的当然不是怜悯,而是认同。
这个叫莱恩的小伙子,虽然失明了,但内心的骄傲,让他从未将自己放在大众眼里的画家之下。
可很多人,其实是无法欣赏艺术的。
哪怕莱恩画出了让业界同行惊叹的作品,但在普通人眼里,会下意识的带有偏见的去欣赏——
一个瞎子能画的很好,值得鼓励,值得为他的励志感动,但要说这个瞎子真的有多厉害……他们不相信。
女孩眼中带泪,比划手语的手也有些颤抖。
“他是那么骄傲的一个人,他根本不想接受别人的怜悯,他只想告诉人们……没有关系的,即便是残疾人,也可以在艺术领域登峰造极。”
“可是人们会更在意他的残疾,通过残疾给他定性。”
“他很快出了名,但也没有几个人为他的作品感到惊叹,人们只是第一眼觉得——画的不错,就不再细看了。更多的是夸他有坚毅的品格,夸他努力。”
耶稣竟然有点理解莱恩了。
在天才的眼里,你夸他努力,就是在否定他。
“可是……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