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张旗鼓罢了。”
颜真卿面对这些事,并非是强烈反对,而是会把担心发生的各种可能罗列出来。
比如,造海船远航一事,虽说可能会损害到丝绸之路上的商旅的利益,但终究少有人想到那么远,这件事单纯是钱的问题,反而中书省不批,天子以私财办,相当于国库省了一笔。
春苗贷却不同,触动太多人的利益了。
故而,颜真卿说罢,最后道:“陛下根基未稳,眼下办这些,还请三思啊。”
“朕知道。”薛白道:“朕是这般想的,若把丰汇行归为朝廷所有,如何?”
颜真卿一愣,良久说不出话来。
薛白篡位为何能成,明面上是因为那些功绩。但暗地里的实力才是最根本的原因,私造铜钱、铁器、火药,以丰味楼这样的茶楼酒肆打探消息,更关键的是丰汇行能把控天下各地很大的一部分钱财往来。
说薛白在朝堂上的根基未稳,这也只是表象上的。实则,薛白最深厚的根基就是丰汇行,现在竟要把它交出来?
这个事很难回答,颜真卿也担心薛白是在试探自己,思来想去,问了一个问题。
“杜二娘答应吗?”
“若朝廷能给她授个官,她想必是能答应的。”
“女子为官,绝计不成。”
颜真卿摇了头,认为薛白并非是真心把丰汇行归为朝廷所有。
“事在人为。”薛白道:“杜妗既然能把丰汇行办到如此地步,为官的才能她肯定是有的。至少比朝堂上大多数尸位素餐之人好得多。”
渐渐地,颜真卿听明白了薛白的意思。
若把丰汇行归为国有,相当于朝廷有个专门管飞钱与放贷的衙门,那天下的赋税核算它也要插手。这个融合的过程,也是薛白扩大自身权力的过程。
也就是说,薛白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