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吐蕃军俘虏的名士,如董庭兰、雷海青之类。
可月光照耀之下,他看到的却是一个瘦小的身影。
那是一个少年,正闭着眼专注地吹着他的笛子,气息均匀得就像是轻拂过山间的微风。
他对李齐物的靠近毫无察觉。
直到一曲吹罢,少年抬起头,望向天上的月亮。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李齐物感慨了一句。
少年回过头,目光畏惧,问道:“诗?”
“什么?”
李齐物愣了一下,意外的发现,眼前的少年竟是个吐蕃人,且还是个奴隶。
他难以相信,那样美妙的笛曲,竟来自一个吐蕃少年。可乐曲就是这样,它是世上最讲究天赋之事,因此也是最为珍贵。
“唐诗,是唐诗,你念的?”少年追问道,眼神中满是憧憬。
“你喜欢诗?”
“是。”少年用力点头。
李齐物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野布东。”
“方才那曲子是谁教你的?”
“我,没有人教。”野布东很努力地说出他会的汉话,“我喜欢吹笛。”
说着,他把手里的笛子交到了李齐物手上。
让李齐物惊讶的是,那竟是一把极为粗糙的骨笛,白骨的质地不算好,制造时有了几道裂迹。
“这是鹰笛?”李齐物道:“你们称为‘惹’。”
“骨笛,我捡的骨头。”
李齐物笑了笑,递还了骨笛,从袖子里拿出一个随身携带的埙。
他向野布东点了点头,随即吹奏了起来,吹的是李隆基谱的一首曲子《倾杯乐》。
论技艺,他比野布东高超太多了,可这番吹奏,他自知自己的吹奏不能向野布东那样完全沉浸至曲中。
一曲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