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
李岘捧着茶饮了,连连点头,先是赞了陆羽一句,道:“可为一代茶道圣手啊。”
“谢李公盛誉,小生不敢当。”
李岘又转向皎然,问道:“你也好酒?”
“是。”
“翠楼春酒虾蟆陵,长安少年皆共矜。”李岘问道:“这是你写的诗?”
这是他在去看表演时,看到的赞誉虾蟆陵酿酒的诗,听说是一个名叫“皎然”的和尚写的,今日见到了这和尚,不免一问。
“是。”皎然双手合什,道:“我为这酒写诗,酒家赠了我酒,惭愧。”
李岘笑问道:“你是出家人,也饮酒?不破戒吗?”
“贫僧虽出家,犹好诗酒。”
李岘抚须而笑,道:“既如此,今日良辰美景,何不赋诗一首?”
此时,众人的目光却都已从皎然的身上移开,往北边看去,不少人还纷纷起身。
因为薛白到了。
薛白今日依旧是微服私访,见大家目光看来,他摆了摆手道:“都不必多礼,莫搅了你们的雅兴。”
“殿下。”
“万不可多礼,都是我的长辈。”
还是小小地推辞了一番,众人才重新落座。
原本魂不守舍的李季兰这才像是回了魂,眼睛里多了些笑意,双颊似染上些红晕,与不远处的桃红相映,其娇艳之态,身上素净的道袍根本就压不住。
薛白在玉真公主与李岘之间坐下,道:“方才在聊什么?继续。”
“皎然法师准备作诗。”
“甚好,请。”
皎然双手合什,道:“季兰子方才打水煎茶,想必是摔了,贫僧便以此诗赠季兰子。”
李季兰还在出神,忽听到自己的名字,不由讶异。
而皎然的一首诗也已念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