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满唐华彩 > 第555章 新官上任

第555章 新官上任(8 / 11)

加杨党的势力,大量提拔了一批官员;第二次是薛白收复长安之后,把他放到了河东榷盐的位置上。

算起来这次回京已是薛白第三次提携他了。

能在四十岁不到的年纪就担任京兆尹,从三品高官,骤披此袍,成为三辅之一,他便有望在四十五岁之前拜相,一展抱负。

这无论如何,都算薛白对他莫大的恩德。

但另一方面,杨绾还听说过薛白很多不好的名声,作为一个有道德洁癖的人,他私心里其实是不太能够坦然接受的,为此常感到两难。

于是,他只能将那些权位之争放下,只管具体的实务。

“见过殿下。”

“来了,先当面说说你们在河东榷盐的成果。”

薛白似乎是没打算拉拢杨绾为心腹的,也是甫一见面就谈具体的实务。

杨绾松了一口气,很快就侃侃而谈起来。

他们这批到河东的官员当中有非常多人才,王缙、元结、第五琦、刘宴,这种情况下,成果必然是有的,也为薛白想把榷盐之法颁行到天下铺平了道路。

但杨绾却说,第五琦与刘宴在榷盐之事上存在着些许分歧,第五琦认为当由朝廷完完全全垄断榷盐之利,刘宴则重视商人之利,认为该官商分利,给私盐贩子以活路,并让他们帮助朝廷获利。

薛白便问杨绾,以为谁的主张更高明。

杨绾直言他心里倾向于刘宴的,但如今榷盐之法还只在河东试行,建议可以再增加一道试行,以第五琦、刘宴分别主事,观察情况。

他看得出来,薛白在变革之事上是一种十分谨慎的态度。

“我确实是不敢急于求成啊。”薛白道:“西北年年防秋,与吐蕃陷入久战,军费紧缺,国库空虚,田亩兼并严重,租庸调制糜溃,不变则不活,可眼下吏治败坏,民生困苦,又不敢轻易变法,否则稍有不慎百姓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