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不甘心。
可被放进长安之后,他的将领们已经迅速被韦见素收买,人人俱有封赏,或忙着买宅置业,或醉心于北曲的歌舞;而长安的禁军掌握在郭千里手中,守卫着宫城,按兵不动,有一种无声的威慑力。
还得考虑到,李琮是有能力召天下各道兵马勤王的。一旦李琮的大军到了,李璘未必能击败对方。
待仔细分析了局势,再考虑李隆基的建议,又显得很有道理了。
助太上皇收回权柄,成为一个实权亲王……这似乎已经是李璘能得到的最好结果。
“大王,韦相公来了。”
“让他过来。”
李璘知道韦见素又是来催促自己的,可他还难以下决断,深深皱着眉,来回踱步。
很快,韦见素到了,甫一见面便问道:“永王是否考虑好了?时间紧迫需立即遣使往奉天见圣人,否则各路兵马很快便要抵达长安。”
“太上皇难道不能命令诸镇皆拥立我吗?”李璘有些着急了,不小心吐露了心声,接着又找补道:“李琮如此昏庸,宠信奸宦,使义子势大难遏,让他继续当皇帝,我担心祖宗社稷落在旁人手中啊。”
“事须一步一步做。”韦见素道,“永王不必忧虑,你在诸王之中最贤,往后必可继太上皇基业。”
他这意思,说白了就是李隆基确信自己肯定会比李琮晚死。
李璘却总觉得如此一来自己就亏了,依旧不肯答应,又让人给韦见素一份厚礼,意在收买韦见素,让这个重臣替自己收拾好长安局势。
韦见素无奈,跺跺脚便走了。
他一走,李璘麾下大将季广琛当即上前,道:“大王,当早作决断了!”
“如何决断啊?”
“无非两个选择,若决心动兵,末将立即去杀郭千里,若成,则掌握禁军,控制宫城,再出兵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