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以待,依我看,静观其变为好。”
“薛郎才到长安便赶来大理寺,为的便是提醒老夫?”
“李林甫即便有罪,也曾提携过我。”薛白道,“我这人处世,恩必报,债必偿。”
“好。”大理寺卿李道邃点点头,道:“便依薛郎所言,老夫暂不处置。”
薛白道:“眼下朝廷最重要的还是献俘一事,待圣人处置了阁罗凤,大唐的威仪便可重振,李献忠叛逃一事的影响也能降到最低。”
“是啊……”
说话间,李道邃也看到了正在与狱卒们聊天的杜五郎。
彼此都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薛白、杜五郎曾有许多次被押到大理寺,最后却翻案脱身。这等经历,让李道邃不得不慎重面对他们。
薛白也没提太过份的要求,只说圣人还未裁断,请大理寺先善待李林甫的家小。这点简单的要求,还是可以答应的。
“薛郎!”见到薛白,李十一娘也兴奋起来,想往前赶,却拉动了与她绑在一起的人们,喊道:“快救救我们。”
“放心,朝廷自有公论,待案子审结便是。”
薛白显得很平淡,甚至没有刻意去看李腾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李十一娘毕竟是相门女,明白他刚回来不可能立即翻案,能给她们撑腰就可以了。凡是这等大案,朝中还有没有权臣在撑腰,衙署这些下吏们的态度可是天壤之别。
她遂道:“好,薛郎回来,就一定能翻案。这些贱奴敢欺负十七娘,薛郎替十七娘出头吧。”
薛白却摇了摇头,不中这种圈套。
他与李林甫并无太多瓜葛,没有为李家出头的理由,甚至他是最早与李林甫划清界限的,就是早预料到会有这一日。今日之所以来,只因为与李腾空一人的情谊。
说白了,此事于他,只是儿女情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