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升,便知离股市下调的日子不远了。于是,会德丰的股票成了“蓝灯笼”——股市“玩完”的信号。
会德丰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其对内对外的作风以及发展策略,令投资者一次又一次大失所望。
比如:发行ab股,大股东明明持有大量的只有十分之一a股价的b股,却让其享受和a股一样的权利,这叫占便宜,全港就会德丰独一家。(有公司模仿,但在舆论的影响下,港府及时叫停)
比如:董事(或董事家族公司)占上市公司的便宜,其中最为明显的要数联邦地产,联邦地产公司靠两间大厦的租金维持盈利,长达十数年之久。公司无负债又无发展,盈利年年增加,但股息却纹风不动,几年下来,联邦地产公司便积下了大量现金。这些现金却长期存于会德丰母公司,其利息远低于一年的定期存款利息,这样,母公司单在这一项上就得到了不少收益,而联邦地产却要蒙受利息的损失。还有置业信托.诸如此类事件,非常的多。
比如:小马登一直不信任香港前途,故大肆投资航运。1983年年底,会德丰船务公司共拥有船舶29艘,载重量达140万吨,因航运业不景气,负债达21亿8千万元,另外,还需付出6亿8千万元才能完成建造中的船舶。面对长期不景气的航运业,负债累累的会德丰船务公司被迫将所拥有的船贱卖,并向会德丰洋行及同系公司寻求支持。由于积极卖船,到了1984年上半年,会德丰船务公司减少了负债5亿6千万港元,减少资本承担4亿6千8百万港元,但同时又出现了亏损 6472万港元。3月份的时候,甚至传出消息说会德丰船务公司可能因债务问题而清盘。会德丰船务公司的困境引发了会德丰的两个大股东——乔治马登和张玉良之间的矛盾。
种种因素,导致会德丰集团的股票一直上涨不利。
但其实,只要谁控制了会德丰集团,便相当于控制了多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