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向港府申请;待批准后,才能加价格。
但是在五六十年代,香港市民对香港的归属感不是很强,很容易一点就燃。
所以,对地产影响很大:那些本来想置业的,看到这种形式,立马又停下;等到明年,自然就更不可能置业。
再加上银行收紧信贷,地产商筹措资金困难,部分楼宇迟迟不能建成入伙,甚至烂尾,致使买家心怀戒心。
所以,今年没有必要投资,抄底也没有必要,毕竟明年价格低得多。
“老板,听说海运大厦将在五月份开业!”
黄昌宏来到林志超的办公室,汇报一个消息。
林志超抬起头,讲道:“对美丽华购物中心有一定的影响,但应该不大。话说他们难道都租出去了?”
这个是开业,肯定租金并不高,因为从去年开始就下跌25%左右;而且海运大厦比美丽华购物中心大不少,就更难全部租出去了。
“应该不太可能,不过海运大厦四层还做写字楼!”
“嗯。随它去,香港经济发展起来后,港九会出现更多的购物中心,这是必然的。所以,我们要做好的就是自己。”
“好的”
美丽华购物中心虽然地段稍差,但凭借美丽华酒店的带动,以及先进的管理和经营,一经营业,便成为九龙的商业中心。后期,管理方也是更换了一些档次不足的品牌,换上海外知名品牌。
海运大厦固然可以利用游轮码头的效应,但还不至于影响太多美丽华购物中心。
说实话,九龙仓集团是发展真慢,而且还赚不到钱;比如修建海运大厦,九龙仓集团便受到港府的资助(融资),欠下不少债务,而这几年又得租金涨不上去,等于六十年代赚不了多少钱。
而美丽华酒店和购物中心再1961年开业后,差不多已经将建筑费赚回本了,这才是真正的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