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过,他们的银子真是完全是靠自己挣来的吗?”
“没有统一的市场,没有发展的技术,他们就一定能够赚钱吗?”
“那在大明统治的时候,他们怎么就不赚钱的呢?”
申时行也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不是靠着先进的技术和统一的市场,还有越来越方便的物流,才有了这些工商业主们的机遇,他们全部将机遇归结于自身的努力,确实是太片面了。”
苏泽说道:“片面?汝默,你看过这篇文章吗?”
苏泽将一份厚厚的杂志递到了申时行的面前。
《算学》,申时行自然知道这份杂志,这是《天工书院》主办的杂志,主要收录了和算学有关的“论文”。
申时行不理解,为什么在讨论自由市场问题的时候,苏泽掏出一份算学的杂志。
申时行虽然爱好读书,但是可不包含算学的书。
特别是这些算学论文,看的他昏昏欲睡头晕脑胀。
作为主管教育的教育大臣,这份杂志创刊的时候曾经送给申时行审阅过几次。
最初的一些算学论文申时行还能看懂,但是随着算学的发展,现在已经发展到连题目他都看不懂的地步了!
申时行实在感慨,这些搞算学的家伙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
苏泽说道:“这一期的《算学》上有一篇论文很有意思。”
申时行看向厚厚的算学,只觉得头皮发麻。
苏泽说道:“汝默,你看这篇文章。”
“假设一百个人,他们每个人都有100文铜钱,两两随即发生交易,将自己的一文钱交给对方。”
“这是不是一个自由交易的公平交易模型?”
申时行想了想,这确实是一个理想的自由市场。
“汝默不用看计算过程了,伱看结果。”
“这种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