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衙门都感觉到了嫉妒了。
提高吏员待遇,打通官吏流通的同时,东南另外一项举措就是严格控制各级官府衙门的人员数量。
比如南京太常寺这个衙门。
太常卿掌管礼乐、社稷等事务,职位为正三品,必须由熟知典章音律之大师担任。
太常博士是太常寺中掌管祭祀的官员,官职正七品。
太常寺还在京郊地区设置太乐署、鼓吹署、太医署等官署,作为太常寺的工作协助机构。
除此之外,太常寺还有协律郎、奉礼郎这些职位,这些要么是官员升迁过度的兼职,要么作为高级官员子弟的荫官职位。
光是南京太常寺,原本就有官吏近二百人。
而苏泽一下子将太常寺的编制砍到了只剩二十人,他虽然保留了明廷的社稷,但是取消了繁琐复杂的日常祭祀,对于明廷的皇陵宫庙,也只是定期派人清扫。
有编制减少的,也有编制增加的。
比如原来太常寺下的太医署,现在被苏泽提拔为医政署,定编二百人,第一任署长就是在苏州办学的李时珍,直属于大都督府下的机构。
钦天监竟然成为大都督府出府视察的第一个衙门,这让南京很多的衙门都鸣不平,颇有一种贾谊被汉文帝冷落,“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愤懑。
但是听说了苏泽前往钦天监的原因之后,所有人都不再不满了。
因为苏泽前往钦天监,询问的是历法的事情。
钦天监代理监正邢云路,诚惶诚恐的在紫金山下等待苏泽。
钦天监原本在南京皇城内设公署办公的,钦天监的主要功能是为皇帝解释星相,占卜吉凶,日常都是住在皇宫中的。
但是苏泽却在紫金山上选了个地点,让钦天监在这里观测天象。
邢云路担任钦天监监正之后,发现在紫金山观测天象确实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