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看来应有之义。
李舜臣担心自己租的禅房会不会涨价,不过他也只是转过一个念头,再找不到工作连禅房都租不起了。
连忙翻到后面,就在李舜臣准备查看招聘启事的时候,突然看到了征兵的报道。
征兵?
李舜臣眼睛一亮,原来这是驻扎在南京的东南新军第五旅的征兵布告。
东南新军第五旅,驻扎在南京,负责的是南直隶的防务。
第五旅名义上的旅长是徐渭,实际上负责日常训练的是代理旅长陈璘。
陈璘,韶州人,是戚继光入闽平倭时候招募的手下,后来曾经作为代表前往福建水师学堂进修过,开始接触新学思想。
后来在苏泽控制了戚家军之后,戚家军转编为第三旅,陈璘在攻占潮州和广州的战役中都立下战功。
于是陈璘被调任到南京,担任第五旅的代理旅长。
徐渭将军务都委托给陈璘,两人配合还算是默契。
第五旅的军官都是从各旅抽调的,在湖广的景王奉诏事件之后,徐渭立刻向苏泽进奏,湖广生变明廷肯定要先平定景王,那张居正在徐州的军队很有可能西撤。
如果张居正让出徐州,那么第五旅就可以北上占领徐州,那东南就可以占据整个江淮防线。
徐渭建议扩充第五旅,大都督府应允扩编到五千人,在南直隶各地募兵。
李舜臣眼睛一亮,在入境的时候,审批入境的小吏岳伦就告诉他,在东南当兵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只要当兵立功,那还能被推荐到军校进修,李舜臣捏着报纸,决定去南京城外军营去试一试。
和李舜臣同时入境的木下藤吉郎,此时正在南京四夷馆中无所事事。
四夷馆,是处理外交事务的外国使臣居住的地方。
只不过大都督对这些外国使臣十分的“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