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惊讶的看向这个因为起义首功而成为知府的朱明宗室,他宽厚的脸就像是普通农夫,没想到竟然能想出这样的方法。
朱聪浸又说道:“后来读了大都督的《与明廷书》,属下更是觉得茅塞顿开,悟出了一番道理。”
“明廷的问题,在于君臣都认为君权天授,正是因为君权天授,所以才有一切唯君上的说法。”
“而明廷各级官员,想要升迁也只需要上级满意,自然心中没有百姓。”
“所有人只要伺候好上级就行,官场也就成了虎斗场,成了豺狼窝,才有了明廷那么多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才有了那么多为虎作伥的胥吏衙役。”
“大都督说的,权力只为权力来源负责,权力来自于上,那就只需要唯上就行了。”
众人全部都沉默了。
何心隐有些担忧的看向苏泽。
苏泽直接鼓掌起来:“朱知府此言,真乃吾之知音也!”
苏泽说道:“朱知府的做法,就是从君权天授改成主权在民,由府衙吃饭的人推举出评价的人,由他们决定菜式和口味,这个方法妙!”
但是苏泽说完,李贽突然说道:
“大都督,主权在民是没错,可是这民,又怎么能用一个字概括之呢?”
“凤阳府衙的官吏衙役们吃饭,他们的立场是一致的,要用少的钱吃上好吃的饭菜。”
“但是在治政的时候,民可是多种多样的。”
“富商是民,农夫是民,工坊雇工是民,他们的想法千差地别,所求也完全不一样。”
“就算是雇工,属下也见过各种各样的。”
“比如徽州府的墨工,徽墨天下出名,墨工多是家族传承或者师徒相承,有知名的制墨师傅,所制作的徽墨比黄金还贵。”
“但是近些日子,徽州府有工匠发明了新的制墨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