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国将军其实在宗室中的地位不低,按照明代承袭爵位就要降一等来算,朱聪浸的曾祖父是一名郡王。
他从山西闯关去京师鸣冤,他是出于义愤和实在要饿死了,并不是要造反啊!
见到林德阳的时候,朱聪浸战战兢兢。
林德阳倒是和和气气的说道:“我也听闻朱先生的事迹了,能够为同宗鸣不平,朱先生也是不同凡响之人。”
朱聪浸总算是放松下来,林德阳继续说道:
“按照大都督的政令,朱先生父子是起义首功,这凤阳府知府的位置,就要请朱先生暂代了。”
朱聪浸傻了,他儿子朱华烨也傻了。
朱华烨其实造反也是一腔的义愤,也没指望东南新军能给他什么赏赐。
本来人家苏泽就是造你老朱家的反,不防着你就不错了,还指望给你赏赐?
没想到林德阳上来就宣布让朱聪浸当知府。
朱聪浸说道:“将军,哦不旅长,在下实在是不敢当啊。”
“别看我是个奉国将军,府中就我父子二人,根本就没管过人,更不要说是管一府之地了。”
朱聪浸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也不是没有权力欲望,而是知道如果搞砸了自己更惨。
林德阳也犯了难。
反正官员就地留任,首义的义士担任地方首官,这是苏泽定下的规矩。
这自然是为了让大明官员更踊跃的起义。
这政策自然是弊端不少,但是官员系统以后可以慢慢调整,这些职位也是临时性的,等到日后占领稳固了自然会调整。
而且地方官员或者武将再怎么拉,只要能起义了,再怎么也是有点名望和手段的,能够暂时稳住这些地区。
可没想到竟然有朱聪浸朱华烨父子这样的异类,宗室造反,还让他们真的造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