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子还是很多的。
能够读书的人家,大部分也都是薄有家产的,很快这些家族发现,和收租子不同,开办工坊,还真的要有点本事的人来做才行。
在农耕经济时代,地主只需要在家里躺着收租就可以了,要对付的就是自家的佃农,需要做的事情并不多,家里的儿子只需要安心读书就行了。
可是兴办工坊,经营产业,虽然赚的要比租给佃户种田要多,但是需要管理,需要营销,这都需要大量的人才。
于是苏州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游手好闲的二世祖们,纷纷被家里喊回去,照料家里的产业。
曾经在苏州显赫一时的恶少帮,竟然以这样一种戏剧性的方式被瓦解了。
这些恶少回家去管理工坊,都是自家子弟,当然要更加放心些。
工坊的发展,也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回去管理工坊可要比在街头游荡赚的钱多了,而且还能有手下这么多雇工管理,自然更有成就感。
恶少帮就这样瓦解了,而随着工商业开始发展,讨论的话题自然也开始转到这个方面,孙卫和王元庆的论战,成了整个江南最热门的话题。
不过这些话题,李贽早就已经听苏泽说过很多次了。
现在他和梁汝元,一起在上京的路上。
“柱乾兄,你那个萃和堂,为什么失败了?”
“都是严嵩这老贼害的!”
梁汝元师从王艮,后来回到老家江西永丰,办起了萃和堂。
所谓萃和堂,就是以家族的形式,“身理一族之政,冠婚、丧祭、赋役,一切通其有无。”
后世将萃和堂说成是乌托邦式的社会实验,但其实萃和堂和从古至今的宗族自治,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一种更强形式的宗族公约自治罢了。
不过现在萃和堂的社会实践已经破产,江西最近闹起了飞龙叛乱,朝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