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冒三丈。
赵文华连忙劝谏道:“小阁老莫要生气,这一次也是小阁老表现的好机会!”
严世蕃坐在太师椅上问道:“赵大人有何良策,能解朝廷的亏空?”
赵文还连忙说道:“小阁老,您可知道今年福州市舶司到底卖了多少丝绸?”
严世蕃愣了一下,摇了摇头,市舶司是宫内的机构,他作为工部尚书当然不知道市舶司的账。
赵文华说道:“琉球使臣在福州购买的丝绸,足足有二十万两银子。”
严世蕃倒吸了一口气。
赵文华又说道:“就这样,还是因为卖的丝绸不够多,以现在的行情,织出多少丝绸,琉球使臣就能收多少丝绸。”
严世蕃也不是傻瓜,他疑惑的问道:“琉球不过是弹丸小国,又怎么能有这么多银子买丝绸?”
赵文华嘿嘿一笑说道:“不是还有倭人和佛郎机人吗?”
原来如此啊!
严世蕃恍然大悟,但是他又说道:
“可是这丝绸也就这么多,怎么也多不起来啊。”
赵文华神秘兮兮的说道:“我有一策。”
严世蕃用恭敬的语气问道:“元质兄请赐教。”
赵文华摸着胡子说道:“改稻为桑。”
“改稻为桑?”
无论是严世蕃还是鄢懋卿,都在咀嚼赵文华说出的这四个字。
很快鄢懋卿就拍手说道:“妙啊!”
严世蕃这才跟着反应过来,也抚掌说道:“妙策啊!”
严世蕃又站起来,拱手对赵文华说道:“元质兄,既然要改稻为桑,要从哪里改起?”
“浙江!”
赵文华几乎是斩钉截铁的说道。
赵文华又说道:“不过浙江改稻为桑,有一个绊脚石,胡宗宪。”
严世蕃露出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