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 第213章 成圣的路

第213章 成圣的路(3 / 7)

在就公开宣扬自己的理论。

他还没有想好具体怎么“一道德”,这并不是提出一个标准就行了的,而是要其他阶层的人都认可这个道德标准。

特别是要让掌握了话语权的儒家士子承认这套标准,以苏泽目前的名望和实力,都远远没到这个时候。

之所以对汪道昆说,是因为汪道昆是自己的房师,是自己天然的政治同盟,而且汪道昆确实是一个有抱负的读书人。

汪道昆叮嘱完毕,又觉得兴奋异常。

他写的《金瓶梅》,对于书中人物的命运哀叹悲悯,可就如同苏泽所说的那样,他身为作者,也不知道为何主人公们会遭遇这样的问题,最后只能用天道轮回的佛门观点来阐释。

可是苏泽的说法如同醍醐灌顶一番,让汪道昆再一次思考书中的人物的命运。

苏泽看到汪道昆出神的样子,就明白他已经认同了自己的理论。

思想启蒙,这是随着新阶层的出现,必然会出现的事情。

如今正在越发有影响力的泰州学派,提出“百姓日用即为道”,其实已经是临门一脚了。

泰州学派以孟子的亲民思想为根基,提出了平民儒学的理念,在民众中具有不小的影响力。

王艮为贩夫走卒讲学,吸收匠人、商人、佣工、小贩为弟子,其中一个暗含了“人人如龙”的未来期许。

虽然泰州学派也没有明确的提出“一道德”的目标,也没有意识到社会阶层的变化,只是从民本的思想发端,自然的提出要在平民中传播儒学。

但是朝廷也意识到了泰州学派的威力,王艮死后,他的弟子颜钧、何心隐、李贽,全部都不被官府所容。

日后何心隐被掌权的张居正诛杀,李贽也死于狱中,自此之后,大明儒学再也没有了变革方向。

学术成为了党争工具,各种“君子之党”此起彼伏,将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