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尽信。
不过,天后纵是试图以此碑相图吸引外界之人的注意力,亦必须拿出些‘真材实料’,才能真正骗住那些欲探问真相之人,否则,只是拙劣粉饰遮掩,往往能被他人一眼看破。
是以这碑相图中,确还是有些有价值的线索存在。
尤其是一副碑相图,也能叫人看明白,这引导碑相变化的幕后之人,想叫他人从碑相中看到甚么——由此,亦能推测出这幕后之人实心里想要谋划甚么。”
鉴真点了点头。
他今下知道自己暗中的提醒——‘不要被一副碑相图牵着鼻子走’,在苏午那里,早已有了提防。
老僧垂目看着大石上的碑相,忽然说道:“画中之血,更如烈火。
此火非自斧钺劈斩出的山石裂隙之中迸射而出,实自外界而来,此般‘血火’,源流更在这副碑相图之外。
交战之士,血脉偾张,血流如火。
而兵锋所指,流血漂橹,生灵涂炭,是以侵略如火。
此火,隐指‘战乱’,似有外敌入侵本土,引致生灵涂炭之意。”
外敌入侵本土,致使生灵涂炭?
苏午看着那画上肆虐华山的血流,越发觉得那一道道血流,犹如滚滚烈火,有侵略暴烈之相了。
但是,今下这个时间,大唐哪里有甚么外敌,能叩破国门,长驱直入,兵临华山之畔?
——在过去唐太宗时期,倒有这样一场类似的战祸。
那场战祸,临于自华山脚下流淌而过的渭水之畔,也因此战祸,留下了‘渭水之盟’的典故。
苏午皱眉思索着。
这时候,一直未有出声的丹加,忽然开口道:“尊者,你看这鲜血自碑相图外而来,源流不知何地,但它是顺着那斧钺开凿出的裂隙,直往山底浇灌而下——山下压着的那个女子,似乎是这股血流‘献祭’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