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怖噜,入瓦罗……底瑟吒,悉驮路者宁,萨瓦,喇他萨驮,尼曳,梭哈!”
第六遍佛眼咒诵持过后,这间禅房之内,似乎连时间都不再流动。
风于此间寂静,光于此间消敛,一切声色、一切感知尽作流水,顷刻东流去,不见影踪。
便在这空茫茫一片中,五念化相尽皆消散去。
不空和尚自顾自地诵持了第七遍佛眼咒——
于此诵持密咒声中,原本已于这空茫茫一片中消无的不空和尚,又自虚空中生了出来,他真实存在于这‘空’中,在这个刹那,自七遍佛眼咒后,进入‘三摩地’中!
三摩地,‘空性’现前的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之境!
踏入此境,已经接近‘住空’!
似苏午、精莲者,自性纯然如一,修持佛法以来,几乎时时都在‘三摩地’之中,亦或者说,他们从未经历过‘三摩地’这一关槛,而后苏午即能短暂‘住空’,而精莲直接住空,于空中证就了法性。
不空和尚不同于二者,他从未真正踏足过此三昧之境,便觉得此境界中的一切体验都无比新鲜。
“我于此间感受到了‘法’的流动……
我识我感,尽皆变得无比清晰——宇宙天地是一副龟壳,而今我脱得了龟壳束缚,轻盈盈飘在天上……
三摩地已是如此匪夷所思、神妙无比之境,不知那‘身在空中’,又会有怎样感悟,‘证得法性’,又会是怎样体验?
我已得佛法三昧,距离身在空中,证得法性,已经为时不远了罢?
此境毕竟是佛前之境……”不空置身于三摩地中,他心识入定,便一瞬间看到四下里充盈的寂静白光,然而心念又倏忽转动起来,便即看到了白光之外的禅房,禅房中八只大坛一字排开。
前七个坛子里禁锢的猴儿皆已失去性命,唯留头顶散发着乳白色光芒的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