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心识,便已在他的甄别之下,渐渐拼凑成了一副长安城的地图。
他领着众人,轻车熟路穿过诸坊,不多时便至‘兴善寺’山门以前。
此时艳阳高照。
兴善寺山门前,虽也人群息壤,香客来往络绎不绝,但当下这副情景,亦不像是‘金刚三藏’来过以后的景象。
金刚三藏尚未至巨唐以前,巨唐百姓已闻其声名。消息格外灵通的长安唐人更加如此。
在当下这般崇佛尊道的氛围下,人们对高僧神真的追捧,不亚于后世追逐偶像明星,如今若金刚三藏已安顿在兴善寺内,此间必然是门庭若市,无数人在此等着见到金刚三藏,祈求高僧为他们施降下种种福泽——然而当下兴善寺前,香客虽众,但却少有人谈论那在长安风头正盛的‘金刚三藏’。
如此似乎说明,金刚三藏还未至兴善寺中安顿。
苏午站在山门外,往兴善寺内远远地看了一眼,随后拉住一个过路的僧人,向其合十行礼以后,出声问道:“小师傅,我等耳闻‘金刚三藏’神僧拜见过圣人,已被圣人指在‘兴善寺’中安顿。
不知‘金刚三藏’大师,如今是否就在寺内,我等正欲拜会。”
那僧人闻听苏午所问,其好笑地看了苏午一眼,道:“你们既欲拜见金刚智大师,怎么会跑到我们兴善寺来?
难道不知道,金刚智大师早被圣人指在‘慈恩寺’中安顿下来?
谁人和你们说的,金刚智大师在兴善寺里安顿?那人故意诓你们的,你们来兴善寺,怕是要白跑一趟了。”
“慈恩寺?”苏午闻言有些意外。
‘金刚三藏’真名作‘金刚智’,又称‘金刚智三藏’。
此僧与善无畏、及至后来的‘不空’,并称为‘开元三大士’。
“对啊。”年轻僧人瞥了眼苏午身后的江莺莺,眼中惊艳之色一闪而过